溫輻射計標準和國際比對方法的研究通過專家鑒定 (2006-02-23)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971
2005年12月21日,國家質(zhì)檢總局在我院主持召開了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低溫輻射計標準和國際比對方法的研究》課題鑒定會。
低溫輻射計能達到光輻射計量最高準確度和最寬光譜的范圍,它是復現(xiàn)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量之一,發(fā)光強度單位坎德拉量值的基礎。國際計量局原局長奎恩指出:“現(xiàn)在‘坎德拉’是用絕對探測器復現(xiàn)的。事實上,低溫輻射計幾乎是為此目的的唯一選擇?!?0世紀80年代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在測量玻耳茲曼常數(shù)裝置的基礎上改進,實現(xiàn)了第一臺低溫輻射計。我國2002年科技部作為基礎性專項項目給予了經(jīng)費支持,2003年列為院新王牌項目給予了高度重視,光學處科技人員經(jīng)過3年努力,使該課題的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首先課題組開發(fā)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系統(tǒng)軟件,具備了大部分國家實驗室不具備的深層次的研究能力。他們提出了等效功率替代法對有效加熱功率準確度的檢驗、溫度穩(wěn)定性判據(jù)、電替代功率的間隔進行合理設置,解決了空間模擬法免拆除測量、低溫輻射計窗口透射比等關鍵技術,使低溫輻射計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通過光輻射功率穩(wěn)定器的改進、陷阱探測器的溫度、偏振、角度、面響應均勻性等特性的深入實驗分析,實現(xiàn)了高穩(wěn)定度、多譜線的激光輻射源,研制成了高品質(zhì)傳遞探測器組,具備獨立知識產(chǎn)權。多譜線激光輻射源和傳遞探測器組整合,形成了低溫輻射計實驗平臺,它可作為低溫輻射計比對平臺和光輻射功率校準的平臺。
此項研究在計量學上的應用,起到帶動我院光學計量整體水平的提高,它進一步提高了光學基礎性研究工作。目前,該裝置已具備國際比對要求的6條譜線中的4條,低溫輻射計測量不確定度均不超過7′10-5,達到技術合同要求。
鑒定專家組審查了課題組的鑒定材料,聽取了研究報告、測試報告和科技查新報告,并現(xiàn)場參觀了標準裝置,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此次鑒定委員會由8位專家組成,他們是清華大學周炳琨院士,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滿宗林教授級高工,清華大學殷純永教授、博導,電子部11研究所楊逸民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閻吉祥教授、博導,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李在清研究員,南開大學林列教授、博導,軍事醫(yī)學科學研究院楊在富副研究員。我院童光球院長,科技與發(fā)展計劃部相關管理部門的同志參加了鑒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