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獲重大成果 實驗發(fā)現新粒子 (2006-01-11)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112
北京譜儀國際合作組六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美國夏威夷大學同時宣布,科學家們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進行的北京譜儀實驗觀測到一個新粒子,并將這個新粒子暫時命名為“X一八三五”。
中科院高能所負責該項實驗工作的金山研究員介紹說,這個新粒子是在分析J粒子衰變到一個光子和三個介子的過程中被發(fā)現的,它的質量值約為十八點三五億電子伏特,而它的壽命非常短,僅為約十的負二十三次方秒。因為這個新粒子的基本結構仍未確定而稱之為X,再根據其質量值,故暫時命名為“X一八三五”粒子。
這項通過實驗而獲得的重大物理領域基礎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家為主完成,已于去年底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fā)表,并引起國際高能物理界的極大興趣。國際規(guī)模最大的高能物理大會去年七月在瑞典舉行,時任大會主席Tord Ekelof教授稱,“這可能是首次觀測到物質和反物質可以通過強作用力形成束縛態(tài)的證據,因而非常重要”。
粒子物理學家對“X一八三五”粒子的基本結構進行各種猜測和廣泛爭論,有些認為它可能與兩年前北京譜儀實驗觀測到的一個可能的新粒子是同一個粒子,還有一些粒子物理學家則認為“X一八三五”粒子可能是膠子球或常規(guī)介子等。金山表示,目前的實驗數據還不足以對這些理論解釋和猜測做出最終判斷,最終確定“X一八三五”粒子基本結構需要更大量的數據,并進行深入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
“X一八三五”粒子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不僅在于它是實驗上觀測到的一個新粒子,更因為它可能是在高能物理實驗中尋找了幾十年但迄今尚未確認一個的新型粒子。科學家們聲稱,通過對“X一八三五”粒子基本結構的深入研究,將有可能在新型粒子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促進粒子物理基本理論的發(fā)展,加深人類對自然界的根本認識。
北京譜儀國際合作組由中、美、日等國二十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物理學家組成,新一屆擴大后的北京譜儀國際合作組會議將于近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全球的逾百位高能物理學家將共同探討如何在升級后的北京譜儀探測器上進一步加強合作。